独家报道:大陆能买到出口烟?探秘出口烟“洗尽铅华”的灰色产业链
近日,一则有关出口烟在大陆市场上流通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有业内人士爆料称,大量原本出口到境外的高档香烟,通过非法渠道流入国内,并经由各种手段“洗尽铅华”,摇身一变成为国内专供香烟,供不应求,其中涉及巨大利益链条。
出口烟流入国内,非法渠道隐秘难查
据调查,出口烟流入国内的主要渠道包括:
* 走私:部分不法分子通过偷越边境或伪报瞒报等方式,将出口烟从境外走私入境。
* 假冒伪劣:一些不法商家仿冒知名香烟品牌,生产假冒出口烟,通过正规渠道或非法手段销售。
* 转运: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存在合法的转运业务,允许乘客购买免税香烟,但部分不法行为者利用这一漏洞,将转运的香烟贩卖至国内。
“洗尽铅华”,抹去出口痕迹
为了逃避监管,不法分子会对出口烟进行一系列“洗护”操作,将带有境外标识的包装纸和税标去除,换上国内专供香烟的包装。这个过程俗称“洗尽铅华”。
“洗尽铅华”的过程隐蔽复杂,通常由地下作坊或非法工厂完成。这些作坊往往藏匿于偏远地区或城乡结合部,外人难以发现。
巨额利润,灰色产业链泛滥
出口烟在国内市场上深受欢迎,其口感和品质往往优于国内专供香烟。加上免除关税和消费税,出口烟的价格优势明显。这使得不法分子从中牟取暴利,形成了一条规模庞大的灰色产业链。
据业内人士估计,非法出口烟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已达到5%-10%,涉及金额高达数十亿元。
监管漏洞,执法难度大
出口烟流入国内的灰色产业链得以肆无忌惮地发展,主要原因是监管层面的漏洞和执法难点。
* 监管滞后:针对出口烟的监管措施相对滞后,难以适应不法分子不断变换的犯罪手法。
* 执法缺失:一些地区执法力度不够,对走私和假冒伪劣香烟的查处力度较小。
* 利益勾结:部分执法人员与不法分子沆瀣一气,为灰色产业链提供保护。
危害甚大,损害税收和健康
出口烟流入国内的危害不容忽视:
* 税收流失:出口烟免征关税和消费税,流入国内后逃脱税收监管,导致国家税收损失巨大。
* 健康隐患:出口烟的生产标准与国内专供香烟不同,可能存在质量隐患,对吸烟者健康造成危害。
* 破坏市场秩序:出口烟的非法流通扰乱了正常的烟草市场秩序,损害了合法经营者的利益。
严厉打击,净化市场
为了遏制出口烟流入国内的灰色产业链,相关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
* 加强监管:完善出口烟的监管体系,堵塞监管漏洞,加强对走私和假冒伪劣香烟的打击力度。
* 加大执法:加大执法投入,严厉打击出口烟的非法流通行为,追究相关不法分子和执法人员的刑事责任。
* 提高民众意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对出口烟危害的认识,倡导合法购买正规香烟。
* 国际合作:加强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执法合作,联合打击跨境走私和制假售假活动。
通过多管齐下的措施,严厉打击出口烟流入国内的灰色产业链,净化烟草市场,维护税收利益和民众健康。
【来源:人民日报】
原创文章,作者:包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lkbq.cn/l/59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