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税烟一手货源价格表“头重脚轻”现象调查
近日,关于免税烟市场出现“头重脚轻”现象的讨论甚嚣尘上。所谓“头重脚轻”,指的是部分免税烟一手货源价格体系呈现出一种不正常的倒挂状态——高端品牌、热门型号的价格坚挺甚至水涨船高,而中低端产品却乏人问津,销量惨淡。这究竟是市场规律的自然选择,还是背后另有隐情?
为了探究真相,记者走访了多位业内人士,并对免税烟市场进行了深入调查。
冰火两重天:高端抢手,低端滞销
化名李先生,一位从事烟草销售行业多年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近些年来,免税烟市场的分化趋势愈发明显。“以前大家买免税烟,更多的是图个实惠,什么牌子都有人要。现在不一样了,不少人点名要‘中华’、‘玉溪’、‘芙蓉王’这些,尤其是硬中华,价格炒得很高,但还是供不应求。”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价格相对较低的免税烟则遭遇了销售困境。“有些牌子,价格确实便宜,但问的人很少,进货都得掂量掂量,生怕砸在手里。”李先生无奈地表示。
这种“头重脚轻”的现象,直接体现在免税烟一手货源的价格表上。记者拿到的一份非官方流传的价格表显示,部分高端品牌的价格甚至高于国内零售价,而一些中低端品牌则无人问津。
“头重脚轻”背后的推手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以下几个因素是主要推手:
* 消费升级: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烟草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择品质更高、口感更好的高端品牌,这也直接推高了高端免税烟的价格。
* 送礼需求: 在中国,烟草不仅仅是一种消费品,还承载着一定的社交功能。高端烟草往往被用作礼品,逢年过节或者商务往来,送上一条“硬中华”,既体面又实用,这也刺激了高端免税烟的需求。
* 炒作因素: 免税烟市场存在一定的炒作空间。一些不法商家通过囤积居奇、虚假宣传等手段,人为抬高高端品牌的价格,从中牟利。
* 信息不对称: 部分消费者对免税烟市场缺乏了解,容易受到不良商家的误导,盲目追捧高端品牌,进一步加剧了“头重脚轻”的现象。化名王女士,一位经常购买免税烟的消费者表示:“我也不懂烟,就觉得贵的肯定好,买中华总没错。”
监管与规范:迫在眉睫
“头重脚轻”的现象,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对此,业内人士呼吁加强对免税烟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行为。
* 加强价格监管: 对免税烟的价格进行监控,严厉打击恶意炒作、哄抬价格等行为。
* 规范市场准入: 提高免税烟销售的门槛,防止不法商家进入市场。
* 加强宣传教育: 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追求高端品牌。
* 打击走私行为: 严厉打击走私免税烟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化名张律师,一位法律界人士表示,免税烟市场涉及多个环节,监管难度较大。但只有加强监管,才能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免税烟市场的“头重脚轻”现象,不仅仅是价格问题,更是市场秩序、消费观念等问题的集中体现。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努力,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免税烟市场。
【来源:科技日报】
原创文章,作者:小冬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lkbq.cn/l/2683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