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烟草人如何答好“传承·担当”考卷

c0d189bec4febf915186b970e0b56849_t04fb34f1703219e739.jpg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铁甲奔涌、战鹰呼啸,一面面功勋战旗迎风猎猎;千里之外,从雪域高原到南海岛礁,烟草系统百万职工在同一面屏幕前肃立,同一颗心脏与祖国同频。阅兵落幕,号角犹在——抗战精神不是博物馆里的展柜,而是新时代每一道“国家考题”的标准答案。烟草人如何把“铭记历史”转化为“岗位建功”?三条“传承路径”写满答卷。

一、把“胜利烟”的烽火记忆,升级为“强国烟”的时代答卷  

80年前,战壕里传燃的“胜利烟”是子弹的替身、士气的火把;今天,年产万亿支的“中国烟”则是财政的“压舱石”、民生的“稳定器”。  

——看宏观:一支烟连着5600万亩优质烟田、600万种烟农民、50万零售户,更连着国家财政总收入近7%的“真金白银”。  

——看微观:疫情、洪涝、经济下行“三重冲击”下,烟草人打出“不断供、不涨价、不裁员”组合拳,第一时间复工复产,第一时间足额缴税,第一时间稳链保市,用“微小支点”撬动“大国稳盘”。  

把每一支烟都当成“强国芯片”来打磨,把每一次保供都当成“战时运输线”来守护,这就是和平年代最朴素也最铿锵的爱国担当。

二、把“为国尽责”的口令,落子为“双重至上”的棋局  

“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从来不是标语,而是写在车间、仓库、专卖执法车里的“实时坐标”。  

——面对国际巨头“资本+品牌+技术”三面夹击,我们以“中式卷烟”自主风格突围,爆珠、细支、短支等3.8万件中国专利筑起“护城河”,把“卡脖子”清单变成“杀手锏”清单。  

——面对假私非烟“侵蚀一米、税收流失一丈”,专卖稽查员一年查获案值60亿元,相当于为国家追回一艘中型航母建造费;他们顶风冒雪、昼夜蹲守,用“脚底板”丈量365个凌晨三点。  

——面对乡村振兴“大考”,烟草行业先后派出1.2万名第一书记、投入90多亿元产业资金,把烟田升级为“绿色银行”,把烤房改造成网红民宿,把烟区小路拓展成致富大道。  

产量可以调、结构可以调、速度可以调,但“为国尽责”的步幅绝不调整——这是烟草方阵对受阅方阵最庄严的致敬。

三、把“绝不屈服”的抗战铁骨,翻译成“永远向前”的行业语法  

计划收紧、健康升级、控烟加压……一道道“减”字令,倒逼烟草人在“减法”里做“加法”:  

——科技端,降焦不降香、减害不减味,行业首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落地,用“最强大脑”破解“吸烟与健康”世界性难题;  

——烟叶端,在“双控”硬杠杠下把亩均收益从2000元提升到8000元,不靠扩面积靠“良种+良法+良田”硬核科技,让“有限烟田”长出“无限潜力”;  

——舆论端,面对网络谣言、恶意唱衰,融媒体中心、青年宣讲团用大数据、短视频、直播带货讲出“中国烟草故事”,让“正能量”跑赢“负流量”。  

设备可以引进,核心技术必须原创;市场可以开放,国家利益必须自主;困难可以叠加,精神必须赓续。跌倒99次,也要在第100次站起来,把每一次“危机”改写成“生机”,让高质量发展的旗帜在风雨中猎猎作响,一如天安门广场上那面永远高扬的五星红旗。

结语:

阅兵只有短短几小时,抗战精神却跨越80年。当最后一架战鹰掠过云霄,烟草人把屏幕里的“震撼”收藏为心里的“坐标”:  

——每一支烟,都是微缩的“受阅方阵”;  

——每一次保供,都是无声的“铁流滚滚”;  

——每一次创新,都是和平年代的“新质作战力量”。  

让我们把传承写进岗位职责,把担当烙在烟支钢印,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继续发出烟草人特有的、铿锵有力的“中国步伐”。

原创文章,作者:九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lkbq.cn/l/267434.s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