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零通”在上海烟草销售网的“横七竖八”现象:便利背后暗藏什么?
“微零通”,这个近些年来在上海烟草零售终端逐渐普及的平台,正以“横七竖八”的姿态渗透到大街小巷。它本应是上海烟草数字化转型的一步妙棋,旨在提升效率、规范管理,但实际运营中,却呈现出诸多值得关注的现象。
化名王师傅,在上海经营一家小型烟酒店多年。提起“微零通”,他既有赞许,也有无奈。“方便是真方便,进货不用跑烟草公司了,手机点点,烟就送上门。但是,里面的道道也多。”
“微零通”的“横”,首先体现在其准入的“硬杠杠”上。并非所有烟草零售户都能轻易接入这个平台。除了必须具备合法的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外,还要满足一系列资质要求,比如店铺面积、经营状况等等。这看似规范,但无形中抬高了准入门槛,一些小型店铺,尤其是那些位于偏远地区、经营困难的零售户,往往被挡在门外。
而“横”的另一面,则体现在平台规则的“硬性”上。所有烟草商品的价格、促销活动,都由平台统一制定。零售户失去了自主定价权,利润空间被压缩。化名李老板,在市中心经营一家便利店,他坦言:“以前还能根据市场行情,灵活调整价格。现在不行了,平台说多少就是多少,薄利多销的路子越来越难走。”
再说“七”。“七”是指“微零通”平台运行中,常常出现的“七零八落”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一方面,平台上的商品信息更新不及时,导致零售户订货时,常常出现“有价无货”的情况。另一方面,平台对零售户的经营数据分析不足,无法提供精准的销售建议,导致零售户盲目进货,造成库存积压。
最后说“八”。“八”则是指围绕“微零通”平台,滋生出的各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灰色操作。一些零售户为了提高销量,不惜铤而走险,通过虚报销售数据、违规囤积香烟等方式,获取不正当利益。这些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给烟草专卖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微零通”的初衷是好的,它试图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烟草销售流程,提升行业管理水平。但是,在实际推行过程中,由于规则制定不够完善、监管力度不够到位,导致出现了上述种种“横七竖八”的现象。
要让“微零通”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需要监管部门更加重视。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平台规则,降低准入门槛,给更多小型零售户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平台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更重要的是,要倾听零售户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不断优化平台功能,提升服务质量。只有这样,“微零通”才能真正成为连接烟草企业和零售终端的桥梁,而不是横亘在他们之间的壁垒。
只有让“微零通”摆脱“横七竖八”的现状,才能真正实现上海烟草销售网络的数字化转型,让广大零售户从中受益,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这才是“微零通”的最终目标,也是我们共同的期盼。
【来源:腾讯新闻】
原创文章,作者:小哈,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lkbq.cn/l/2657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