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咸丰以科技兴烟田 探索产业升级路

近年来,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积极探索创新,将科技的力量引入烟叶生产的各个环节,通过无人机赋能烟田,开展烟农培训等一系列举措,为烟农减负增收,助力当地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清晨的五谷坪刚被阳光撒上金光,老李家的烟田内却早已传出一片欢声笑语,老李和自家的工人,正俯身在这片大地上,为一行行烟叶清理着杂草。

咸丰县五谷坪村,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部分烟田海拔达到1200米。这片海拔高达千米的烟田,承载着老李全家的希望。

“我们这地方海拔高,气温低,烟本来就栽的晚,现在烟田刚进入旺长期,本来病虫害就容易发生,最近天气又不太好,连下几天雨,靶斑病、空胫病更容易发生。”老李站在田头犯了难,“我们每天都得,来地里三四次,就是为了及时发现有没有病害。”

以往,烟农每天需在田间劳作十余小时,人工除草、培土、喷药。如今,银灰色的无人机在烟田上空轰鸣,打破了烟田往日的寂静。

咸丰县局与当地农业合作社建立联动体系,开展烟田病害防控,由合作社统筹调配符合绿色防控标准的农药及多旋翼植保无人机设备,依托其专业化农机服务团队,组织持有无人机操作资质的技术人员,严格按照《烟草大田病虫害统防统治作业规范》开展精准飞防作业。

“以前给烟田喷药,我们全家老小齐上阵,还得雇上十几个工人,忙活一天也喷不了几亩地。现在好了,用无人机施药,呼啦啦一阵风似的,没一会儿一大片烟田就喷完了,药剂喷得又匀又省。”看着天上忙碌中的无人机,老李露出了微笑。

湖北咸丰以科技兴烟田 探索产业升级路

随着技术员在平板电脑上轻点确认,旋翼骤然发出嗡鸣,强劲的气流将烟叶吹得轻轻起伏。细密的药雾如薄雾般均匀覆盖整片烟田,仅用几分钟便完成了过去人工半天的工作量。

根据操作人员介绍,相比于传统人工喷药,无人机展现出了无可比拟的效率优势。无人机搭载的 GPS定位与红外感应系统,让坡地、洼地等复杂地形的喷药难题迎刃而解,曾经需要反复补喷的区域,如今一次过就能精准覆盖。据统计,一架无人机一天的作业面积可达500亩以上,是人工喷药效率的数十倍,大大缩短了病害防治的时间,让烟田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保护。

除了引入无人机等先进技术设备,咸丰县局(营销部)还深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为此,他们将“问题导向”融入烟农培训体系,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烟农培训活动。

湖北咸丰以科技兴烟田 探索产业升级路

在课堂上,技术人员通过理论讲解、现场示范等方式,详细介绍了常见病害的症状、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方法。培训现场,烟农们认真听讲,不时提出问题,技术人员都一一耐心解答。

咸丰县局(营销部)通过精耕细作的传统坚守、无人机等科技的创新应用以及烟农培训的持续开展,越来越多的烟农从“经验种植”向“科学种植”转型。他们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能够更加科学地管理烟田,有效提高产量和质量,推动了产业高质量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哲哲,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lkbq.cn/l/248845.s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