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公布!中国烟草网“南辕北辙”
近日,中国烟草网发布的一则消息在业内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这则消息的核心内容是关于一个名为“阳光工程”的项目,旨在推广低焦油、低危害卷烟。然而,这个项目却引发了诸多争议,甚至被一些业内人士戏称为“南辕北辙”。
“阳光工程”的目标,表面上看是积极的。减少吸烟危害,降低国民健康风险,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中国烟草总公司(下称中烟)也确实在近些年来投入了大量资源用于研发低焦油卷烟,并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突破。然而,这美好的愿景却与现实状况产生了巨大的反差,这也就是“南辕北辙”的由来。
首先,低焦油卷烟的减害效果一直备受争议。虽然科学研究表明低焦油卷烟确实能减少某些有害物质的摄入,但其减害效果远不如某些反吸烟人士所宣传的那么显著。更重要的是,吸烟者往往会为了弥补低焦油卷烟带来的口感不足,不自觉地增加吸烟频率或吸烟量,从而抵消了低焦油卷烟带来的部分减害效果。 这就好比医生给病人开了一种“改良版”的毒药,毒性轻微了一些,但病人却因此吃得更多了。
其次,“阳光工程”的推广策略也饱受质疑。一些业内人士(化名:老张)指出,中烟在推广“阳光工程”时,更关注的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控烟减害。他们认为,中烟的宣传重点放在了低焦油卷烟的“低危害性”上,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吸烟本身的巨大危害。这就好比一个卖刀的,一边声称自己的刀锋利程度有所下降,一边却大力宣传这把刀可以更好地切菜,仿佛削弱了刀的杀伤力就能掩盖它本身是武器的事实。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人担心“阳光工程”会对国家控烟大计造成负面影响。多年来,国家一直大力推进控烟措施,致力于降低吸烟率。而“阳光工程”的推广,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控烟的决心,甚至会误导公众,让人们觉得吸低焦油卷烟就“安全”了,从而降低戒烟的意愿。这无疑是与国家控烟目标背道而驰的。
一位长期从事公共卫生研究的专家(化名:李教授)表示,真正的控烟减害,应该从减少吸烟人数入手,而不是寄希望于技术上的改良。他认为,中烟应该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戒烟宣传和戒烟服务的提供上,而不是将精力放在研发和推广“改良版”的香烟上。
当然,也有人为中烟辩护,认为中烟在研发低焦油卷烟方面确实做出了努力,并且也为国家税收做出了贡献。但这并不意味着中烟就能够忽视其社会责任。毕竟,烟草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存在巨大社会危害的行业。
总之,“阳光工程”的争议,反映出中国烟草行业在控烟减害方面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如何平衡经济利益与公共健康,如何兼顾行业发展与国家政策,这都是摆在中国烟草行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南辕北辙”的评价,或许过于严厉,但它也警示着我们:在控烟减害的道路上,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更需要从社会层面、政策层面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规划。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控烟的目标,让全民健康得到保障。 这需要整个行业,甚至整个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找到一条真正正确的道路。
【来源:搜狐网】
原创文章,作者:妍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lkbq.cn/l/2344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