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电子烟市场供需关系的深度解析

全球电子烟市场是否处于供给过剩状态?围绕这一问题从产能扩张、政策冲击、消费需求变化及区域市场分化等多维度综合分析:

01、 供给端:产能扩张远超需求增速,结构性过剩显著

中国制造端的产能过剩

•中国占全球电子烟产能的90%,但2025年1-2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4%,主因欧洲一次性电子烟禁令导致库存积压。以深圳为例,2020年电子烟产能达8亿支/年,而全球实际需求仅5.2亿支,产能利用率不足65%。

•代工模式加剧供给过剩:80%的中国电子烟企业为代工厂,依赖贴牌生产,缺乏核心技术。政策收紧后,大量中小企业因无法承担合规成本倒闭。

产品结构失衡

•一次性电子烟曾是供给主力,但英国、欧盟等主要市场自2025年起实施禁令,导致相关产能被迫闲置。企业虽转向换弹式和开放式产品,但转型周期长,短期内难以消化过剩产能。

•低端产品过剩:黑市泛滥导致劣质产品充斥市场,挤压合规产品生存空间。

02、 需求端:政策抑制与消费萎缩的双重压力

核心市场增长停滞

•欧美市场饱和:北美作为最大市场:占全球57%,2024年合法电子烟销量下降12.3%,主因FDA的PMTA审核通过率不足2%。欧洲市场收入份额超32%,但一次性禁令导致需求转向封闭式产品,增速预期从25%下调至7%。

•消费者信心下滑:世卫组织报告揭示电子烟健康风险,导致用户复购率从80%降至35%。40%的用户计划戒断,市场需求结构性萎缩。

新兴市场难以弥补缺口

•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增速虽快(非洲CAGR 9.5%),但规模有限,消费有限。例如,非洲2024年市场规模仅占全球不到2%,且33个国家无电子烟监管,市场分散且支付能力不足。

•政策不确定性抑制需求: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或地区加强监管,非法交易风险上升,合规企业难以拓展市场。

03、 供需失衡的核心驱动因数 

政策冲击的“急刹车”效应

• 监管趋严直接压缩需求:英国一次性禁令、美国部分州调味禁令等政策,导致占市场70%以上的果味一次性产品需求断崖式下跌。

•合规成本激增:美国PMTA单品牌申请费用高昂,中小企业被迫退出,供给端被动收缩滞后于需求下滑。

资本泡沫破裂后的产能积压

•2018-2020年资本疯狂涌入:融资超300亿美元,催生7.4万家中国企业,但多数缺乏差异化和技术壁垒。政策转向后,行业估值重构,资本撤离导致产能无法出清。

黑市对供需平衡的扭曲

•非法供给挤占合法市场:英国非法电子烟缴获量2023-2024年增59%,近1/3用户愿购买非法产品。中国未成年人通过“暗号交易”购买果味电子烟,形成灰色供需链。

•技术规避监管:合成尼古丁盐、修改雾化结构等手段,使黑市供给弹性高于合法市场。

04、 数据验证:  关键指标揭示过剩本质

微信图片_20250409153510.png

05、未来趋势:  供给侧改革与需求重构

行业出清加速

•预计2025-2027年,全球30%-40%的电子烟企业将倒闭,尤其是依赖一次性产品的中小代工厂。头部企业通过并购整合提升集中度。

技术创新驱动供需再平衡

•大屏电子烟、加热不燃烧(HNB)设备等高端产品崛起,消化部分过剩产能。

•智能化升级:MCU芯片需求激增和环保设计(换弹式产品转型)将成为供给端主要方向。

区域市场分化加剧

•欧美市场转向合规高价产品,非洲、拉美承接低端产能,但长期仍需依赖政策松绑和消费能力提升。

 结论:  阶段性过剩与结构性调整并存

当前全球电子烟市场确实存在供给远大于实际需求的阶段性过剩,其本质是政策干预、资本泡沫与消费萎缩的共振结果。但长期来看,行业将通过以下路径逐步恢复平衡:

•产能出清:低效企业淘汰,资源向头部集中;

•需求重构:健康减害产品和新兴市场打开新空间;

•监管协同:各国政策从“全面禁止”转向“分级管控”。

最终,电子烟行业将从“野蛮生长”过渡到“技术驱动”的新阶段,预计供需关系还需1-2年才能趋于动态平衡。

原创文章,作者:小瑞,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lkbq.cn/l/217171.s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