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禁烟令下的灰色地带:探析“冷语冰人”式网络烟草交易
近年来,随着网络监管的日益加强,线上销售香烟的渠道被严格限制。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商家巧妙地利用网络平台的漏洞,以隐晦的方式进行香烟交易,其中,“冷语冰人”式的交易模式便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本文将探讨这种模式的运作方式、存在的风险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并呼吁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环境。
所谓“冷语冰人”式的网络烟草交易,并非指字面意义上的冰冷交流,而是指商家与买家在交易过程中刻意使用模糊、隐晦的语言,避免直接提及“香烟”等关键词,以规避平台的审查机制。这种模式通常依赖于特定的暗语、代码或图片,需要买家有一定的“行业知识”才能理解。例如,商家可能会用“小盒子”、“红色方块”等代指香烟品牌和规格,并通过私信、评论区等非公开渠道进行交易信息的沟通。
这种隐蔽的交易方式,使得监管部门难以有效追踪和打击。平台的关键词过滤和人工智能审核系统,对于这种“冷语冰人”式的隐晦表达往往无能为力。商家利用了平台监管的漏洞,在灰色地带游走,甚至发展出较为成熟的交易模式。例如,一些商家会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看似普通的图片或视频,其中包含着暗示香烟交易的信息,比如照片中无意出现的香烟包装角,或者视频中一闪而过的香烟品牌标志。这些信息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可能毫无察觉,但对于了解“暗语”的买家而言,却是一个清晰的交易信号。
这种模式的兴起,与近年来网络购物的普及以及监管部门打击力度之间的博弈密不可分。一方面,消费者对便捷购物的需求不断增长,网络成为香烟交易的潜在渠道;另一方面,国家对香烟销售的严格管控,使得线上销售变得更加隐蔽和复杂。“冷语冰人”式交易模式正是这种矛盾的产物。
这种模式的危害不容忽视。首先,它助长了未成年人吸烟的现象。未成年人由于缺乏判断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更容易受到网络上隐晦信息的诱惑,从而接触到香烟,并最终形成吸烟习惯。其次,它对社会公共健康造成威胁。香烟是重要的致癌物质,线上销售的无序化,加剧了香烟的流通,对公共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再次,它也挑战了网络平台的监管能力,使得平台难以履行其社会责任,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
面对这种新型的网络烟草交易模式,我们应该采取多方面的措施进行应对。首先,需要加强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改进算法,提升对隐晦语言和图片的识别能力,堵住平台的漏洞。其次,需要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对网络烟草交易风险的认知,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拒绝购买非法香烟。再次,需要加强跨部门合作,加大对非法网络烟草交易的打击力度,形成打击合力。
此外,还需要鼓励举报机制的完善,让公众积极参与到网络环境的维护中来。任何发现网络平台上存在“冷语冰人”式烟草交易行为的,都应该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提供证据。只有通过多方努力,才能有效遏制这种灰色交易的蔓延,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有媒体报道某电商平台出现大量此类情况,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相关负责人“化名甲”表示,将加大技术投入,完善监管机制。而另一位消费者“化名乙”则表示,希望平台能够加强监管,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这也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整治网络烟草交易的强烈呼声。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最终铲除这个网络毒瘤,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原创文章,作者:飞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lkbq.cn/l/188841.shtml